在六师新湖农场小学,援疆教师李临景在给学生讲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摄于1月2日)。 张静 摄
在十师一八五团抗洪守土纪念馆内,军武哨所护边员马军武(左一)在为兵团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成员讲述抗洪守土典型事迹(摄于2023年6月23日)。 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正虎 摄
在二师铁门关火车站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在忙碌作业(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6月16日,在二师二十二团三连冬枣大棚内,连队“两委”成员焦栋栋在拍摄视频,为制作冬枣推介宣传片积累素材。 焦乐 摄
巍巍天山,见证了忠诚本色;大漠边关,矗立着精神丰碑。
又至7月,兵团人总会想起两年前的那个盛夏,习近平总书记到兵团视察时的景象。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层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热血铸就的兵团精神,历经七十载沧桑岁月的洗礼和锤炼,蕴含着穿越时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
多年来,兵团党委把弘扬兵团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推动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兵团干部职工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好兵团精神的重要论述和殷切嘱托,不断发扬光大兵团精神,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担当,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奋斗凯歌。
热血铸就忠诚担当
“芨芨草,芨芨草,生得壮,长得高;立边关,抗风暴,开花小,不炫耀……”日前,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为国守边故事的音乐剧《活界碑》在一师阿拉尔市大剧院上演,观众在主题曲《芨芨草》的优美旋律里,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魏德友年轻时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兵团,在边境线上放牧巡边、娶妻生子,这一守便是60年,女儿魏萍也跟随他的脚步,成为新一代护边员。
魏德友说:“为祖国守好边,是我对党的承诺。”他用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践行着兵团精神。
将目光落到兵团70年的历史维度上,从凯歌进疆到就地转业,从艰苦创业到经历曲折,从二次创业到建功新时代……无论在哪个时代,一代代兵团人都将“忠诚”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
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立身之本、看家本领,须臾不敢荒废。多年来,兵团着力加强维稳戍边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兵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履行好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功能。
——在十师一八五团,马军武、张正美夫妇坚守在“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的军武哨所(桑德克哨所)。他们抗洪水、战风雪、斗蚊虫,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祖国的土地。近年来,一八五团不断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马军武又承担起了义务讲解员的职责,把兵团人的家国情怀、屯垦戍边的精彩故事讲给游客听。
——在巴尔鲁克山深处,孙龙珍烈士战斗过的九师一六一团,孙龙珍民兵班的一群“00后”女民兵们秉承着烈士遗志,在极寒天气中驾驶雪地摩托车巡逻,操控无人机巡查边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用青春书写着保家卫国的新篇章。
——在卡昝河谷,五师八十八团卡昝河边防民兵哨所内,几代护边员熟悉民情边情,定期巡逻踏查边境,开展对抗演练,累计巡逻100多万公里;解决牧工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每年协助转运牲畜6万余头……如今,民兵哨所和卡昝河边境警务站合署办公,建立起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这句话在兵团从来都不是口号,是每一天都在上演的日常,而支撑兵团人如山岳般坚定信念的,正是兵团精神造就的忠诚担当。
精神丰碑历久弥新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兵团建立初期,万千青年就是在这句话的感召下,从五湖四海来到了兵团,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兵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八千湘女上天山”等典型事迹。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追随先辈的脚步,来到兵团、扎根兵团,他们用青春之名,让兵团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焦栋栋,在来到兵团之前有诸多身份,音乐生、文艺兵、歌手……而如今,他的身份是二师二十二团三连“两委”成员。
“我生于甘肃天水,自幼随家人在深圳长大。”焦栋栋说,“因为热爱音乐,我大学选择了音乐表演专业;因为尊崇军人,毕业后参了军;因为在兵团找到了归属感,最终决定扎根兵团。”
工作之余,焦栋栋发挥文艺特长积极参与团场的宣传工作,还和同事们尝试直播推介团场的特色农产品,帮助职工群众拓宽销售渠道。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哥哥也来到兵团,成了‘新农人’,而且成了二十二团一连的职工。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可以实现全家人在兵团团聚。”焦栋栋笑道。
如果说焦栋栋扎根兵团是因为感受到了新时代兵团蓬勃发展的朝气,在1000余公里外的十四师四十七团,该团一连“两委”成员张乐良留在兵团,则是感动于老一辈兵团人的奉献精神。
张乐良是2014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一年的服务期结束后她选择留在四十七团工作。
“我刚工作不久,到敬老院看望‘老兵’,一位奶奶亲切地招呼我吃杏仁,我说了一句‘真好吃’,没想到没过多久,她竟然托人给我送来一大袋杏仁。这件小事,一直温暖着我,‘老兵’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着我。”张乐良回忆道。
张乐良告诉记者,转眼10年过去了,她也成了兵团的“老兵”。多年来,她一直在连队工作,为职工群众多做些事是她最大的愿望。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年轻的兵团人正以他们的方式传承兵团精神,让兵团永葆青春活力。
初心照亮前行之路
走进兵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塔吊高耸、厂房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在新疆天福泰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块块通红的钢板从生产线上流出。该公司2024年产值预计达到3亿元。为助力兵团做大做强钢铁、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该公司将钢结构生产、销售、施工安装等“串珠成链”,推动传统焊接工艺模式转变,加快“制造”向“智造”转变。
今天,兵团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在构建兵团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聚力攻坚,兵团精神已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
低空产业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跨界融合等特点。当前,在全国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背景下,兵团也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新疆地域广阔、空域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布局和创新发展低空产业。
“兵团正在建设国内领先的航空教育研学基地、国产航空装备试验试飞基地、航空物流基地、飞机拆解回收循环利用创新基地、航空运输联动新型基地、航空配套产业基地,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通航产业集群。”兵团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劲告诉记者。
在三师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坂山工业园,图木舒克市锦华城纺织项目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全部项目将于明年投产运营,届时年产值将达45亿元。图木舒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鲜其林告诉记者,开发区引导企业上下游联动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良传统,书写兵团答卷。忠诚担当、开拓进取的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正在兵团精神的传承中,坚定信仰、笃定前行,奋力拼搏、不懈奋斗,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