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深挖资源 融合出新

——第二十届文博会带给兵团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信息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贾蕾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马雪娇 文/图

第二十届文博会上,兵团展馆展出的“军垦娃娃”系列文创产品(摄于5月26日)。

5月25日,参观者(右)在第二十届文博会兵团展馆了解兵团特色农产品。

5月23日,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兵团展馆吸引了一批批参观者驻足。

5月24日,兵团非遗文创展品亮相第二十届文博会。

5月27日,在第二十届文博会兵团展馆文创专题展区,参观者试戴兵团文创饰品。

“压箱底”的文化精品盛装登场,创意十足的文化“顶流”惊艳亮相,独具匠心的传统文化技艺披挂上阵……5月23日至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数以百场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展位、摩肩接踵的人潮,纷至沓来汇聚形成这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不用东奔西走,一日尽览中国。站在“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舞台上,我们近距离观察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新趋势。在这里,数字创意如此神奇,文化科技交融创新,非遗传统“老树发新芽”,焕发勃勃生机。

文博会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相互学习借鉴、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来自兵团的文旅从业者和企业代表一边感受着顶流文化带来的震撼,一边在学习借鉴中取长补短、拓展思路。

近年来,兵团文化产业正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对比文化强省,我们在文化产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届文博会带给兵团哪些启示?

古今交融,让历史可触文化可感

与兵马俑合影、体验考古挖掘、走进文物发掘现场……5月24日,在陕西展馆,1:1复刻的兵马俑、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最早刻有“中国”二字的何尊,成为观众竞相拍照留念的“打卡点”;历史时空传送门等装置,让观众可以在数字技术区域穿越虚拟时空,“漫游”在不同的文化遗产现场。

“今年陕西展馆特别突出古今文化交融,以文化根脉为切入点,注重科技的表达形式,为全国观众打造一场可观看、可互动、可‘带走’的中华文化根脉主题之旅。”陕西省委宣传部文改文产办副主任杨钰说。

在甘肃展馆,敦煌研究院将“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搬到了文博会现场,观众可身临其境“走进”莫高窟现存最早有明确建窟纪年的石窟——第285窟,零距离观赏壁画,自由探索洞窟细节。

深圳市民郑新宇称赞道:“这是对文物活化利用的具体实践,让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欣赏到大名鼎鼎的敦煌莫高窟。”

70年来,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都是兵团发展文旅产业的优势,但资源丰并不等于产业兴。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从本届文博会上陕西、甘肃展馆亮眼表现,我们得出的答案是唤醒历史文脉,焕活产业动力,让历史可触文化可感。

据统计,兵团现有16家博物馆(纪念馆)入选全国博物馆名录,有13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037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要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需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走’出去,‘转’起来、‘动’起来。”经过文博会几天的参观学习,八师石河子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文旅科科长赵瑛瑛深有感触。

红色资源“走”出去后,如何吸引观众的目光?在文博会上海展馆或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中国共产党章程》楷书字帖套装、树德里笔记本、《开天·“一大”本》……在上海展馆,中共一大纪念馆文创展台人头攒动。

近年来,上海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借鉴流行元素、融入时代风格,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党的诞生地”红色革命故事,在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创意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亮眼成绩。

“上海的红色文创有颜值、有趣味、有内涵,不仅生动传播了红色文化,还符合年轻人的‘打卡’需求,很值得我们借鉴。这几年,我们的‘军垦娃娃’系列文创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有抱枕、双肩包、笔记本、鼠标、耳麦、钥匙扣等10余种产品,希望也能得到年轻人的认可。”石河子今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总监田世勇说。

驭“数”前行,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双向赋能

步入文博会的现场,满满的科技感、多元的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感受到各地都在进行“新质文产”的努力探索。在北京展馆,观众可通过屏幕“畅游”于数字版《北京大运河揽胜图》中,一河两岸的新时代胜景一览无余;在南京展馆,南京一站式博物馆综合服务云平台“揽博南京”基于全国首个文都大数据、文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造,观众可以一键获取南京博物馆数字地图,玩转南京博物馆;四川展馆则带来了以超高清视频技术拍摄的“古蜀国艺术光雕秀”,用光影艺术呈现三星堆文化……

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涌现,正在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一师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在数字化方面早早便开始了探索,他们将众多现代科技引入展设中,用数字科技让展馆从静到动、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增强参观者的可视性和可感性。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讲解部负责人李璐说:“这几年,我们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慧化的红色文化体验项目,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方式从静态的、单一的,向动态和多元的方式转变,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体验兵团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在兵团展馆,戴上vr头盔、轻触按钮,各种历史场景就展现在参观者的眼前,突破了过去“照片 文字”的传统平面化设计和单向的展示、解说形式。与此同时,纪念馆还利用音频技术、影像技术、数字化场景合成技术、数字触屏技术等,将三维动态乃至vr、ar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相结合,让参观者迅速进入一段历史时空,直观感受一次事件的过程、一个人物的片段等,让历史场景变得有“声”有“色”。

智慧文旅、数字文旅、科技文旅等已经从概念变为现实。

“新质生产力下的新旅游,一方面是‘旅游 ’,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旅游消费目的地。一方面是‘ 旅游’,主要是‘互联网 旅游’,‘科技 旅游’‘数字 旅游’‘工业 旅游’‘商业 旅游’等通过旅游赋能,突破旅游的时空范围,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布局。”新疆胡杨河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万成说。

汲古“润”今,探寻传承创新之美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湖北展馆里,工作人员轻敲着曾侯乙编钟的1:1复制件,古老的旋律悠扬响起;新疆展馆的展台上,色彩斑的伊犁兰派锡伯族刺绣产品静静讲述着草原上的故事,一针一线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福建展馆内,工作人员双手灵巧,为每一个体验泉州簪花的观众制造着惊喜。

本届文博会上,一件件非遗作品大放异彩。

“只有让更多非遗产品出现在生活中,非遗技艺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新疆唐王城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师任洪盛说,“每次参展,都有新收获,通过文博会,我们知道了产品存在哪些缺陷,从而拓展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更好地与市场对接。”

本届文博会,新疆展馆展示了钱美荣汉族刺绣、哈密密作维吾尔族刺绣、伊犁兰派锡伯族刺绣和“国家非遗典型工坊”柯尔克孜族刺绣四大非遗刺绣典型项目,极具特色的展品,广受欢迎;浙江展馆的非遗文创板块,展示了仙居花灯、马面裙、灯彩等,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设计巧妙结合,让传统文化“潮”起来,带给人们新体验。

在兵团展馆,石河子开发区玖裳阁私人订制服饰店带来了不少服饰、配饰,有带有八师石河子市蟠桃花纹元素的旗袍、印有艾德莱斯绸图案的领带以及使用非遗技艺制成的背包、围巾等。文博会期间,私人订制服饰店的负责人王志丽不停地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展品工艺和设计理念。

“参展商很欣赏我们的产品,这几天我结识了不少客商,希望能达成合作,这次参展让我们明晰了产品的研发设计方向,同时也在对各地展品的学习和借鉴中,提升了产品制作水准。”王志丽说。

“文博会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把非遗保护和生产化、商品化联系在一起,能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目前,我们围绕剪纸、刺绣等非遗文化也开展了产品研发。”新疆卓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贝贝说。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在文博会上,众多传统文化以全新形象登场,新兴业态、新兴科技为传统文化走入现代生活注入澎湃动力,通过在这场文化盛会的学习交流,我们也期待兵团文化产业蓬勃生长。

网站地图